易美芯光刘国旭:下一代白光封装技术演变

  陶瓷大功率封装在中功率及COB两面夹击中今后如何发展?这是大功率LED供应商如 Lumileds、Cree、OSRAM过去几年积极探索的课题。

  这几家LED封装巨头除了在中功率方面重新布局(以OEM为主),试图追赶韩国、台湾的中功率领先者。同时着力改进原有陶瓷封装技术,凭借其先进的大功率倒装芯片或垂直结构芯片,逐渐使封装小型化,以降低由于昂贵的陶瓷基板及较低的生产效率造成的成本压力。

  比如Cree公司的X-lamp系列,在不降低、甚至提高光通量的前提下从原来的3535变到2525再进一步减少到1616,趋近了芯片本身的尺寸, 成为Near Chip Scale Package 或NCSP。下一步的发展自然将是真正的CSP,即把整个封装做到和芯片尺寸几乎一样大。

  沿用IPC标准J-STD-012对CSP封装的定义,封装体面积不大于芯片面积的20%来定义CSP。当陶瓷基板的尺寸做到如此之小时,其逐渐失去了帮助LED散热(热分散和吸收)的功能,同时随着倒装芯片的出现,陶瓷基板作为绝缘材料对PN电极线路的再分布(re-distribution)作用已不存在。

  除了在机械结构和热膨胀系数差异上对LED起到保护作用,在SMD贴片时有一定帮助外,基板在电和热的主要功能已基本丧失。

  另外由于仍然采用了基板,固晶需要使用高温焊锡,以保证贴片时不会二次熔化。AuSn共晶焊是主要的选择,但成本也较高。

  因此,这使免基板封装成为了下一个目标。借助倒装芯片,免去了金线,再除去了基板,大大降低了封装BOM成本;同时少了L1固晶的工序,降低了封装成本;另外由于少了一级封装界面,芯片到PCB线路板焊点之间热阻更低。

  如果线路板设计合理,导热性能好,CSP到PCB的散热性能可以做得更好。倒装芯片领先者Lumileds最近宣布的CSP就是采用的类似结构。在2015的Strategies in Light会议中该公司宣布其CSP已在2014批量生产,并投入市场产品应用。同时Samusng、Lumens等韩国公司也纷纷布局CSP封装技术,试图在背光及照明中广泛应用。

  由此看来,CSP将逐渐替代传统大功率陶瓷封装,有望成为下一代大功率的主要封装形式。同时,随着SMD贴片设备及工艺精准度的提升,CSP可向小芯片延伸,在中功率LED应用中也将与正装PLLC封装进行市场竞争。

  由于CSP的BOM结构只剩下荧光胶和芯片,封装成本优势显着。加上其小发光面的光学设计优势, CSP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LED封装。

  综上所述,采用FlipChip倒装芯片的CSP白光封装具有以下优点:

  ●小发光面,高光密度,易于光学设计

  ●均衡的电极电流分布,适合更大电流使用,实现高光通量

  ●去掉一层热界面,低热阻,散热性能好·免金线,高可靠性

  ●Droop效应减缓,同时减小光吸收,无表面电极挡光,高光效

  ●蓝宝石使荧光粉与芯片QW区的距离增加,荧光粉温度更低,转换效率更高

  ●无金线,较大的PN焊盘,低Vf

  ●去掉基板,低成本

  由于这些优势,CSP已经在某些应用中显示其价值。在直下式电视方面已有公司开始导入,并进行批量生产。

  易美芯光作为国内较早开始从事CSP的公司,以成功开发出1313及1111产品,搭配特别开发的透镜可以把以前的LED颗数减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,用的PCB,透镜,及贴片数量随之减少,降低了系统成本,同时由于该产品散热及电流密度的优势,亮度可以更高,更能满足4K/2K以及高色域对亮度的要求。

  另外,在通用照明射灯及灯具上,以及手机闪光灯的应用中,也都开始看见CSP产品的出现。

编辑:Lemon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

留言咨询

留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