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,三个卖灯青年,不管卖什么灯,卖到哪里,他们自己心中的那一盏“灯”――理想,永远都不会熄灭,不会出卖。――题记“卖灯六年了,每晚下班回‘家’,走在繁华的街道上,时时在想:眼前辉煌的无数灯火,有哪一盏是属于我的?”“但是亮灯至少还在我的梦里没有熄灭。”阿钟的惆怅只停留了一秒钟就被灿烂的笑脸抹掉了。“如今拥有自己的店铺,压力更大了。我不认为我就是老板,我们还是打工仔,为自己打工。不是吗?你看,我们还是要当营业员。”小黄耸了耸肩。开店:为自己打工小薛,男,广东清远人, 25 岁,未婚,进入灯饰行业四个多月。
小黄,男,广东汕头人, 25 岁,未婚,从事灯饰行业近五年。
今年 5 月 1 日,他们合资在广州南天国际照明中心开了一间灯饰店铺,开始了他们的创业。
采访时间: 9 月 4 日下午。
采访地点:广州南天国际照明中心二楼某灯饰店。记者:你们是如何进入灯饰行业的?
小薛:我中专毕业出来工作已经几年了,卖灯才 4 个月。之前一直都在南天物业工作,搞空调安装等,有时也安装灯具。做灯饰生意,我从来没有想过,直到遇上小黄,有机会合作开店铺,才意识到自己要涉足灯饰行业。
小黄: 5 年前,我来到广州,工作难找,有朋友介绍一份在大南路灯饰店铺里当销售员的工作,当时,我是没有资格对工作有什么要求的,对我来说,有工作就行,这样我就进入了灯饰行业。老板对我特别好,所以我在这个店铺里一直做到今年 5 月开了这个店为止。算起来,也有 5 年的行龄了。记者:开灯饰店铺是你们计划中的事情吗?
小黄:其实,这个店本是我在大南路工作时老板开的,但是老板并没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这个店上,导致经营不好。在接手之前,我们并没有做过什么周详的市场调研。由于我资金不足,便找来小薛一起干。
小薛:合作前我对小黄和灯饰行业都不了解,当这个机会来到我跟前的时候,我心里只有一股劲儿,一种创业的冲动。而且,我觉得小黄为人不错。创业来得这么快,我根本没有计划过。记者:你们各自拿出多少资金来?
小薛:每人三、四万,不多吧?这是我快速做出创业决定的主要因素。记者:在南天这样高档、竞争激烈的专业卖场里,比起其他的店铺,你们的店太小了,你们不担心会被吞没吗?
小薛:我们的店确实很小,整个店铺占地面积才 30 多平方米,实际经营面积才约 17 平方米,是南天里的一些店铺面积的零头。
小黄:没有想过,我只是认为,以前店之所以亏本,是因为老板不重视,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,如果我能专心经营,相信会好起来的。记者:能否给我算一算你们店的运作成本,以及介绍一下经营情况?
小薛:租金、电费、管理费、营业税等等,每个月的支出都要 7000 多元,所以我们的月销量要保持在近三万元才能平本。今年 5 月 1 日开业,至今 4 个月里,我们每个月都能赚到钱,虽然不是很多,每个人能分到三四千吧,但是据我了解其他店的情况,有相当部分的店铺情况不容乐观,而且我们刚刚开始,能做到这个份上,也挺不错了。我们苦甜交加,有时候连续几天店都没有销量,像今天就还没有开市呢,不过,有时销量很可观,有一天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一万多元。
小黄:我们经营的是小店,投入要精打细算,以最低的成本运作,因此目前我们没有雇佣营业员,营业员由我们两个人来当。记者:跟以前当营业员有所不同了,现在以经营者身份来看,在经营方面有什么心得?小薛:经营的产品定位要清晰,我们的产品风格简约现代,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白领一族。另外,作为坐商经营形式,店铺吸引顾客,产品的质量、款式等因素固然重要,但我认为服务是最重要的。光顾我们的店大多数都是家庭消费者,他们第二次购买机率是极小的,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认为:反正他们没有来第二次,搞掂一次就万事大吉了。售前、售中我们要真诚地站在顾客的角度上,为他们选购灯具,提出实际、合理的建议;最关键的是做好每一个顾客的售后服务,要知道在这些家庭消费者的背后有很大的潜在消费群体,他们的口碑相传是最有成效的。事实上,目前我们很多顾客都是老顾客介绍来的。记者:如今你们当了老板,应该考虑到未来的规划?是否有一个更大的理想?
小黄:首先声明一点,我们不是老板。如今拥有自己的店铺,压力更大了,但我不认为我就是老板,我们还是打工仔,为自己打工。不是吗?你看,我们还是要当营业员。小薛:是的,我们有双重身份,打工仔身份更重。对未来的考虑,目前我们想得还很少,想得最多的是我们先经营好这个店,效益好了,雇来一两个营业员打理,让我们腾出身来,这才是我们切实考虑更大更远规划的时候。理想,每个人都有,只不过好多人都藏在心里,呵呵。辞职:为拨亮心灯阿坚,广东增城人, 29 岁,未婚,进入灯饰行业六年。采访阿坚不容易。他辞掉营业员工作后回家调整了一周时间,回广州后,又去了番禺,忙碌于搬家和联系工作。本来十天前约好采访,一推再推,直到现在。
采访时间: 9 月 6 日下午。
采访地点:广州珠江新城维家思广场一楼一张长凳上。
阿坚:对不起,近日都在奔波,一直到现在才能跟你聊聊。记者:没关系,你的事情要紧。能谈谈你的从业经历吗?
阿坚: 1995 年高中毕业后,我先在东莞修理摩托车,后到深圳修理和销售汽车,身体确实适应不了汽油味,于 2000 年,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广州大南路太古当上灯饰营业员,当时我那位灯饰营业员朋友已经做了两年,待遇比现在营业员好得多,没有提成也有 3000 块。两年之后,我到了安华材料装饰城, 2003 年我到好美家,后来在美居中心、南天国际照明中心,直到最近辞职。现在有可能离开广州。
记者:为什么辞职?六年时间了,什么原因使你要决定离开广州?
阿坚:卖灯六年了,每晚下班回“家”,走在繁华的街道上,时时在想:眼前辉煌的无数灯火,有哪一盏是属于我的?哈,但是亮灯至少还在我的梦里没有熄灭。在广州干了这么长时间,其实我销售业绩很好的,但事业上还是没有起色,钱也没有赚到,我惆怅、无奈。而且我不看好目前广州城区内灯饰市场,想换一个地方,寻求更好发展空间,拨亮心中之灯。
记者:那打算去哪里?最近工作怎么样?
阿坚:我可能要去番禺、佛山,或者长沙、上海。不过还是从事灯饰行业。毕竟有六年时间了,要转行不容易。有一个朋友投了 30 万元在番禺吉盛伟邦开了一家灯饰店铺,近日我在帮他忙,他邀我加盟,我正在考虑中。至于长沙、上海,据我了解,这两个地方灯饰市场需求量很大,就像几年前的广州市场一样。
记者:刚才你说不看好广州城区内灯饰市场,具体的看法是怎么样的?阿坚:我以一个六年从业经历的营业员目光看广州灯饰市场,我认为,现在广州的老城区住宅房产开发已经接近极限,而且近年房价居高不下,致使家庭灯饰消费市场也开始饱和,当然番禺、花都的房地产开发空间还比较大,尤其是花都,所以这两个地区的家庭灯饰需求量还有增长趋势。现在广州的绝大多数的工程灯饰都到古镇等地的厂家直接拿货。近两年里,我在广州所服务过的店铺,其灯饰销量逐年都在下降。记者:如果你当初继续在汽车修理领域干下去,现在可能有所成就了。你后悔进入灯饰行业吗?以后打不打算转行?
阿坚:关键的是我不适应汽油味和不习惯修车环境。单凭目前在灯饰行业里还没有所成就就说后悔,难免不妥,至少我现在心中还有一盏“亮灯”,我还要继续“提着灯笼往这条路走下去”,至于转不转行,看以后吧,现在很难说的。(文 / 本报记者陈逵)
来源:灯饰视界
1
(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1994142947@qq.com 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