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光照明(600261)日前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。报告显示,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56.16亿元,同比增长11.47%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.85亿元,销售毛利率24.28%,去年同期为24.73%。
具体来看,阳光照明LED光源及灯具产品营业收入51.19亿元,营收同比增长13.68%,销量同比增长15.24%;节能灯光源及灯具产品营业收入4.22亿元,营收同比下降13.94%,销量同比增长8.22%。这也充分表明,阳光照明在向LED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得比较稳健。
阳光照明营收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,国外营收占比81.75%,以欧洲、北美、亚洲(不含中国)为主战场,国内营收占比18.25%。受中美贸易战、消费增速减缓、汇率异常波动、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,2018年阳光照明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。
综合2000年以来上市数据分析,阳光照明净利润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。业内人士认为,阳光照明盈利能力稳定,业务模式均衡,公司转型稳健。
据LEDLED了解,2007年以前,阳光照明的经营模式以代工为主,通过为国际知名照明企业、境外照明批发商及连锁型终端超市代工获利,积攒了丰富的境外市场经验及资源。
随着公司的发展及市场情况,以及全球照明行业的“洋退中进”,阳光照明适时进行了战略升级,由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。在巩固生产制造能力的同时,提升自主创新、照明设计能力,成为照明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。
前期积累的海外经验及资源为阳光照明打开了海外市场的“大门”,也促进其业绩的稳步增长。截止目前,阳光照明已在比利时、德国、美国、法国、丹麦、加拿大等国开设多家子公司,拥有超50项国际标准认证,正在规模开展国际市场自主品牌产品的销售。
此外,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及激烈的行业竞争,阳光照明2018年在产品、渠道、成本、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升级。
产品方面,阳光照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,新增一体化智能灯、语音控制灯、红外遥控灯等产品销售。主力灯具品类中,筒灯单月出货量达到100万套以上。智能照明产品也已实现量产,首次完成了单个客户10万套的光源订单和上万套的智能灯具订单。
报告期内,阳光照明四大基地浙江上虞、福建厦门、江西余江、安徽金寨已形成规模生产优势,达到了4.2亿盏LED光源和1亿套LED灯具的年生产能力。
阳光照明表示,未来将持续加快产品创新,包括产品设计创新、材料创新、智能化创新等,最终将照明融入万物互联的综合应用系统。
渠道方面,阳光照明加大品牌投入及渠道下沉,布局大工程领域,2018年入围招商、龙湖、旭辉、大唐、中梁、融创等地产百强企业灯具集采项目,中标深圳地铁、杭州地铁、苏州地铁、南方电网、华为等项目。
成本与管理方面,阳光照明通过推进自动化,加强信息化,成本控制得以优化,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。
阳光照明表示,2019年将继续推进产品及市场模式创新、成本管控、风险控制、信息化,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.8亿元的经营目标。
(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1994142947@qq.com 删除)